无标题文档
欢迎访问本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建设动态
上海建工:打造中国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商领跑者

【信息来源:扬州市工程造价信息网】【信息时间:2018/3/12   阅读次数:【我要打印】【关闭】

当人们对上海建工的印象还停留在超高层、大型桥梁、文化体育设施等地标建筑的工程承包商时,这家成立60余年的国企“老字号”却已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搭乘上新兴产业发展快车。近年来,通过主动适应新时期建筑业发展方向,上海建工实施了“全国化发展、全产业链协同联动、打造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商”的“三全”战略,并在土壤修复、涉水业务、城市更新、建筑工业化等多个新兴业务领域形成了专业丰富、实力雄厚的产业链“舰队”,实现了由传统的工程承包商向建筑服务商的华丽转变。


新时代新征程,传统建筑行业如何焕发新的活力?上海建工集团党委副书记、总裁卞家骏日前在接受本报专访时,向我们展示了正处于转型升级中的大型国有建筑企业的历史担当与全新角色定位。


谋定而动 乘势而为


“应把企业的转型发展放到整个国家、行业的改革开放大格局中去思考,进而找准企业的价值坐标。”卞家骏认为,企业须“谋势”,就是要将自身发展的“小势”融入国家战略发展的“大势”中。而最新的“大势”就是为新时期我国建筑业转型升级指明方向的“国办19号文”,以及十九大报告中“国企要有新作为、新突破”的阐述。在此背景下,上海建工开始研究如何将国家、行业的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与企业的发展实际相结合,为未来发展做全面布局与规划。


把握大势,顺应趋势,是为了乘势而上。“近年来,大拆大建的时代已过去,生态文明建设得以提速,”面对传统业务、传统市场的激烈竞争,上海建工谋定而后动,及早进行了战略调整。“新兴业务已成为企业快速发展的新引擎,”卞家骏告诉记者,上海建工已连续两年新签合同额增长率超20%,业务大幅增长主要体现在城市更新、生态治理、装配式建筑等“绿色”产业。据统计,2017年上海建工建筑施工新签合同额首次站上2000亿平台,而城市更新的业务量就超过800亿元。


“城市更新项目需要像绣花一样进行精细化管理。”卞家骏说,更新过程完全颠覆了过去的建造方式,因此对工程的全过程服务、建设现场的管控、降低对环境的影响成为第一课题。近年来,上海建工遵循着“不停航、不停业、不封路、不拆迁”的理念,为浦东机场T1航站楼、虹桥机场T1航站楼、第一八佰伴、恒隆广场、东方商厦、锦沧文华大酒店等项目进行了“静悄悄”升级改造,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今年春节前夕,由上海建工整体规划、施工的沪上首个里弄房屋内部整体改造试点项目“春阳里”迎来了首批回搬居民。上海建工在保留原建筑风貌的前提下,运用微更新、渐进式的保护方法,有效改善居民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也为越来越多的“大龄小区”提供了改造样板。除此以外,上海建工还在城市更新业务市场拓展出了更为广阔的领域,目前已在地下空间开发、历史保护建筑修缮、地铁隧道盾构维护与工程排险、老旧厂房改造、交通系统改造、污水厂改造、桥梁改造与维护、污染场地修复、土壤改良修复、深层排水调蓄管道、特色小镇建设等十多个领域有了坚实的业绩;企业还把海派的城市更新理念、标准、经验、做法推广到全国,承建了江西省“一号工程”万寿宫改造项目和南京夫子庙科举博物馆项目的更新,在全国市场打响品牌,赢得声誉。


与城市更新同步“强势崛起”的还有EPC业务。“2017年,上海建工的设计咨询板块业绩大幅增长62.9%,这主要得益于集团旗下的市政设计总院、建工设计总院、园林设计总院等发挥设计先导作用,通过EPC项目发挥设计与施工一体化联动作用,进而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卞家骏介绍说,除了上述三大设计院,各下属子集团的设计院也在积极开展EPC业务,集团内有11家单位入选首批“上海市工程总承包试点企业”(全市共28家)。由此上海建工形成了非常显著的EPC团队发散效应。


注重规模 更重品质


作为地方建筑国企的佼佼者,上海建工的营业规模早已跨上了“千亿平台、百亿增长”的快车道,2017年营业收入也实现了较好的增长。“千亿”之后,如何更上一层楼,是摆在上海建工面前的一个课题。卞家骏解释道,上海建工的目标不是做规模最大的建筑企业,而是要做中国最好的建筑企业。


“最好”的底气来自在创新转型中不断培育和深化的核心竞争力


作为“中华第一高楼”上海中心的建设者,上海建工占据着我国超高层施工技术的“至高点”。中国第一次建造超过600米以上的建筑,世界上第一次在软土地基上建造重达85万吨的单体建筑,世界民用建筑一次性连续浇筑方量最大的6万立方米的混凝土基础底板工程……上海建工总承包建造的这一代表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国内建筑业水平的“超级工程”,是建筑业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的一项又一项中国乃至世界“之最”的突破。此后,上海建工朝着更高目标进发,继续引领我国超高层建造技术的发展,由其承担“千米级超高层建造整体钢平台模架及输送泵装备研发与示范”课题通过验收,标志着今后千米以上超高层建筑也可完全由国产技术建造。据统计,上海建工在全国承建了70多栋2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其中正在承建20多栋300米以上的超高层。


“上海建工不仅有最好的施工技术,还拥有最完备的产业链,并力争成为中国‘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商’领跑者。”卞家骏告诉记者,目前,上海建工已形成建筑施工、设计咨询、建材工业、房产开发、城市建设投资等五大事业群协同联动发展的产业新格局,通过发挥各事业群的特长,形成产业优势、规模优势和成本优势。同时,围绕施工主业不断向前端、后端延伸产业链,涵盖了从项目策划、规划设计、整体开发、融资支持、总包管理、施工建造、系统集成、销售支持、物业管理、数据监测、运营维护、建筑更新等建筑全过程生命周期。


以装配式建筑为例,目前,上海建工已拥有房产开发、设计咨询、科技研发、施工安装、构件生产、运营维护于一体的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建造体系,并于2017年被住建部认定为首批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特别是由上海建工集投资、开发、设计、预制构件生产与建造为一体的上海周康航大型居住社区,作为全国最大规模预制装配式示范项目,生动彰显全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同时,上海建工也不断加大在装配式建筑领域的研发投入,并成立了建筑构件、工程装备、钢结构三个产业化基地,积极推动科技应用和创新成果产业化。


“逐步由单一项目、单一环节向全生命周期服务发展,逐渐由单个公司实施向产业链协同联动发展,新的竞争力正不断形成。”卞家俊表示,目前,上海建工已在全国30余个省市的100多座城市和海外28个国家或地区开展投资、设计、建造、运维等建筑全产业链服务。


布局全国 扬帆出海


作为上海建筑业的龙头企业,近年来申城市场已明显不能满足上海建工的“胃口”。为此,“全国化发展”被放在了“三全”战略的首位。从2007年至今,围绕全国布局、服务全国的目标,上海建工依托一系列重大工程,在十余年的全国化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区域市场开拓模式,如今,华南区域、中原区域、京津冀区域、西南区域、东北区域五大重点区域市场各放异彩。


“十年间,上海建工的项目遍布 31个省(市)、120多座城市,”卞家骏告诉记者,其间共召开了4次国内市场工作会议,每次会议都为下一阶段企业的全国化发展指明方向:第一次会议解决了“走出去”的思想问题;第二次会议解决了市场布局问题,明确了“1+5+X”的全国版图;第三次会议明确了“深耕十城、拓展百城”战略,确立了根据地市场;第四次会议确定了区域公司法人化、属地化运作模式,逐步把上海资源运作到全国。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不断推进,上海建工也不断加快“出海”步伐,国际业务更是从“房建”向“基建”领域积极转型。截至目前,上海建工在全球共有28个在建项目,分布在四大洲17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基础设施类项目数量16个,合同额占比65%,包括柬埔寨金边二环公路项目、尼泊尔加德满都内环路改造、印尼万隆高速公路、东帝汶国家一号公路改扩建等。此外,探索“投资带动工程承包”海外市场新业务模式的厄特金矿产量稳步攀升,加拿大市政工程市场延续拓展,肯尼亚水利电力设计项目和建工钢构海外销售等实现新的突破,上海建工“大海外”发展格局得到进一步深化。


通过走出上海、走出国门,上海建工实现了全国化、全球化发展。卞家骏透露,目前在集团五大事业群合同额中,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占比均不断提高。“上海建工正从地方性建筑承包商逐步转型成为全国乃至全球大型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商。”


展望未来,卞家骏表示,上海建工将着力在推动全国化战略落地上有新作为,着力在全产业联动协同发展上有新作为,着力在加快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商转型升级上有新作为,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打造成为中国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商的领跑者。

无标题文档

苏公网安备 32100302010056号

ICP备案号:苏ICP备15009671号-1
版权所有:扬州市工程造价信息网 Copyright 2010.All Right Reserved
技术支持:国泰新点软件有限公司
总访问量: